-
專訪萬能青年旅店 時代癥候里的突圍 | 封面人物
從首專至今,萬能青年旅店的作品始終在回溯和吸收搖滾樂的根源,對嬗變紛雜的社會現實和時代癥候給予回應。新專在音樂上的兼收并蓄,詞曲寫作上的美學實驗,分流了一撥聽眾,卻也呈現出樂隊在當下的藝術追求與心境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傅首爾 浪漫粘著泥,現實也是詩
“我是一個普通人,我覺得這個舞臺需要普通人的聲音”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張律:和詩歌再怎么親密,對電影沒有害處
“電影比起生活曖昧的程度不夠,我們的生活最曖昧。我從來不想弄成符號,或讓人意識到符號的創作。有些片子一定要有明晰的東西去抓住觀眾,就去掉生活里很多的曖昧;我可能沒有那么大的企圖,(吸引)幾億人啦那種,也沒那個能力,也就還是忠實于生活的感受”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吳孟達 人生哪分紅花綠葉 | 逝者
3月7日,吳孟達設靈儀式在紅磡世界殯儀館地下景行堂舉行。周星馳現身,送吳孟達最后一程。告別儀式及火化禮在今日(3月8日)舉行。家人發布悼文透露,火化后,吳孟達的骨灰將被帶回馬來西亞 -
全國政協委員邰麗華:用手語“唱”國歌的她,建議提高殘障學生受教育質量
我國地域大,各地都有自己的手語“方言”,大致可以分為北方手語和南方手語,所以要開展國歌國家通用手語方案的研究,前提是必須掌握、收集全國各地的手語表達,最后才能確定哪個詞用什么手語表達。 截至2019年末,當年在校殘障學生總數為79.46萬人,其中近40萬殘障兒童就讀于普通學校,并且隨班就讀的殘障學生人數逐年上升。然而現實中,殘障學生在普通學校獲得的教育質量仍不樂觀。 -
《上陽賦》 大女主的設定也可以是父權思維的產物
就在人們批評《上陽賦》、質疑章子怡高齡出演少女的時候,我們不難看到這部劇對現實的曲折反映:如果說當年流行起來的宮斗劇是深宮中一群女人為了男人的愛激烈競爭、你死我活,如今的很多大女主戲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的翻版。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從家門口“飛”到廠門口——川籍農民工返崗
2月23日,為幫助農民工外出務工,四川省節后集中送農民工返崗專機正式起飛。當天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就有4架農民工專機飛往廣東、新疆和杭州。圖為首趟飛往廣州的川航3U8743次航班正在登機 2月23日至28日,四川航空開行返崗包機20趟,運送兩千名川籍農民工前往各地返崗。其中,飛往廣東一地的就有10趟,1103名農民工兄弟從家門口“飛”到了廠門口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任賢良談網絡空間治理:應盡快解決“卡脖子”問題
李克強總理在作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講道,要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這是首次將互聯網內容建設和管理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我(任賢良)在宣傳和網信領域工作了三十多年,親眼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網絡安全、信息化和網上意識形態等工作由‘九龍治水’向‘全國一盤棋’轉變。”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4日《南方周末》) -
何分西東 百年無極——趙無極誕辰百年 | 封面人物
經歷過自由的茫然、重復的危險、情感的坎坷、思想的混亂,趙無極艱難地在異文化中深刻理解了自己的文化母體。終于,一個無分界的藝術宇宙向他敞開大門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張雷 鄉土需要耐心,不需要前衛
“我希望等我退休的時候,能有10個代表作,是能代表我對建筑行業的思考,能比較充分地把建筑本身的價值體現出來的。如果做不到10個,那我就一直做下去,我就不退休”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